本文共 140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今天下午接到媒体的专访,关于业界盛传惠普可能将PC业务转售给联想或者三星,询问我的看法和观点。媒体评论大多将惠普战略转型与IBM战略转型进行类比,并以此作为惠普转售PC业务的对照依据。
我的观点是,假如将来发生这样的交易,那么无论对于联想还是三星而言,无疑是一桩美事。在我看来,这种局面也无疑是他们特别期望的,尤其是联想。但实际上,惠普与当年出售PC业务的IBM并不居于同样的战略考虑,所以我推测这个前提,应当是不能成立的。
确实,在郭士纳的带领下,IBM从一头笨拙的大象摇身一变成了一头“跳舞的大象”,转售其亏损的PC业务
无疑功不可没。但彼时IBM的PC业务所占全球市场总额的比例仅为5.6%,早已不是曾经的业界一哥,加上收购者联想的份额,当时的合计也才不到8%。而据公开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,惠普目前连续五年保持PC业务全球第一的地位,是全球PC产业的领头羊,所以两者并没有相似性和可比性。环顾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全球IT产业的风云变幻,摩托罗拉移动和诺基亚这两个老牌的手机设计和制造商,输给了谷歌和微软这两家被认为是纯粹的软件(包括互联网软件)企业。当前的IT产业正是广义的软件平台充分发挥盈利能力的时候。不仅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如此,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呼声和不断增长的可能性也反映了这一点。而作为传统PC行业的领军者,惠普必须作出果断的转型,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宣布终止WebOS设备并且以117亿美元大手笔收购软件公司Autonomy,这种战略转型更多的内容在于对软件业务的重视和加强。对于宣布放弃WebOS这个让业界一时间惊诧不已的决策,比尔·盖茨称赞道“这是一个CEO惊人而诚实的声明”。比尔·盖茨的赞赏可是有含金量的,想当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比尔的赞赏和支持。
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将我们、也将所有的PC用户拖入了全球化。大规模的企业行为已经切断了我们作为用户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,转而由企业提供了面向产品的凯恩斯式的福利主义。企业不仅作为一个盈利性的主体对股东负责,而且也作为用户长期的合作伙伴而存在;用户对企业产品具有相当大的路径依赖,反过来企业对用户本质上也具有依赖性。事实上,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和发展支持。即使拥有相当高的品牌信赖,用户也不愿意失去他们的产品选择权,因此,他们对企业怀有很高的期望。所以在全球化的产品格局当中,无论一个品牌的大厦攀升到了多高的位置,一个国际性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水平,仍然取决于它所拥有的顾客和用户忠实于这个品牌的力量。
所以从品牌战略的角度考虑,作为全球最大的PC设计、制造和服务商计,惠普没有理由转手自己的优势业务,拆分独立运营,甚至上市应该是更为理性的选择。按照迈克尔·波特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,产业链的前向整合或者后向整合方式,都能在特定的需求和时间机会下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。但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整合,要说优势获取,就只能存在规模效益和规模经济这一条路。基于这个前提,惠普要么坚持自己的PC业务,占据已有的阵地;转售绝对领先的PC业务既无利可图、又南辕北辙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:瞬雨技术经济观察家,自由评论人
本文转自 瞬雨 51CTO博客,原文链接:
http://blog.51cto.com/soorain/648688
转载地址:http://pglhx.baihongyu.com/